語言: 中文  |  Eng
主頁 了解我們 醫生列表 新加入醫生 加入評論 聯絡我們
醫生姓名 地區 執業類別 性別 註冊專科
輸入全部或部份的醫生姓名爲最熱門 爲次熱門
大廈名稱 診症時間 診症日子 收費 關鍵字搜尋
牙周病甩牙元兇
 

牙周病甩牙元兇

你有牙周病嗎?相信很多人以為自己的牙齦還可以,但根據2011年衞生署全港口腔健康調查,多於九成半成年人及長者於檢查牙齒時有牙齦出血,約四成成年人及六成長者有牙周袋。即使是12歲學生,亦只得一成半擁有健康牙齦,牙周病在香港比想像中普遍得多。

衞生署口腔健康教育組牙科醫生鍾穎欣表示,牙周病是牙齒的隱形殺手,因為初期病徵並不明顯,令人誤以為牙齦還很健康,毋須見牙醫定期檢查,繼而不知不覺間失去了牙齒。

刷牙不淨導致

牙周病主要由於是牙齒清潔得不乾淨所致。鍾穎欣解釋,「當牙菌膜積聚在牙齒表面,細菌會分泌毒素,令牙齒周圍組織發炎。牙周病初時牙齦邊緣會紅腫、刷牙時易流牙血,並有牙齦痛及口臭等情況。」當牙周組織持續受破壞,原本緊貼牙根表面的牙齦就會與牙根分離,形成牙周袋,更容易藏污納垢,令牙周病進一步惡化。「如果口腔衞生持續欠佳,或會令牙槽骨逐漸萎縮,令牙齒失去支撐而變鬆,甚至脫落。」鍾穎欣續指,吸煙、糖尿病、精神壓力都會增加患上牙周病的風險。

定期口腔檢查

治療牙周病,牙醫會先洗牙清除牙石,如病情嚴重,或需進行牙根刮治或牙周手術,以清除牙周袋及牙根表面的牙石和牙菌膜,並視乎需要處方抗生素。鍾穎欣表示治療並非一勞永逸,「患者於治療期間必須早晚用牙刷、牙線、牙縫刷等工具徹底清除牙菌膜,及後亦應保持良好口腔護理習慣,以及定期找牙醫檢查口腔,以防復發。」

注重清潔牙齒鄰面

清潔口腔想更徹底,不能單靠牙刷,因為它只可以清潔到牙齒表面,在狹窄的牙齒鄰面,可利用牙線幫忙;如果牙齒間縫隙較大,則可選擇大小合適的牙縫刷去清潔。合適的牙縫刷可整個輕易插進牙縫,而不會留下空位。如果家長或照顧者需要幫助小孩或者有需要人士清潔牙齒,牙線棒就是一個方便使用的好選擇。
開始使用清潔牙齒鄰面的工具時,或會有小量牙齦出血情況,原因通常是太久沒有清理,以致牙菌膜積藏及牙齦發炎。一般只要持續清潔乾淨牙齒鄰面,就不會再出血。若情況持續或惡化,便應向牙醫求診。

世界口腔健康日

每年3月20日為「世界口腔健康日」,今年主題是「SAY Ahh: Act on Mouth Health」,衞生署意譯為「起動‧護齒 共享全人健康」,目標向全港市民傳遞口腔健康及身體健康有密切關係的訊息,並推動妥善護理口腔及建立良好生活習慣,從而達到口腔及身體健康!

鍾穎欣牙醫 DR. CHUNG WING YAN

 

資料來源: am730 18-02-2019

選文來自: 香港E大夫 / 醫大夫

 

 

 

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

E-Daifu.com

以上資料不是醫療意見,只供參考 / 資料來源 : E-Daifu.com

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。
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,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。
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,切勿延誤治療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。

     
   關閉

   關閉

WhatsApp 號碼:5548-8918

關閉

E-Daifu 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