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: 中文  |  Eng
主頁 了解我們 醫生列表 新加入醫生 加入評論 聯絡我們
醫生姓名 地區 執業類別 性別 註冊專科
輸入全部或部份的醫生姓名爲最熱門 爲次熱門
大廈名稱 診症時間 診症日子 收費 關鍵字搜尋
缺血性心臟病可致心臟衰竭 情況嚴重或無法逆轉
 

心臟科專科醫生余卓文執業資料

缺血性心臟病可致心臟衰竭 情況嚴重或無法逆轉

心臟就是人體內的一個「泵」,透過不停跳動把血液運至身體各部份,擔當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不過,缺血性心臟病會減低心臟功能,長遠更會引致心臟衰竭,為患者帶來生命危險。因此,及早控制缺血性心臟病病情,可有效降低心臟衰竭的程度;若已出現心臟衰竭,患者可考慮服用新一代的藥物,把死亡率及復發風險減低。

香港浸信會醫院招顯光心臟中心主任余卓文醫生指,冠心病是最常見的缺血性心臟病,亦是常見導致心臟衰竭的原因之一。他指,「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因有硬塊而令心肌缺血,最終會造成心臟衰竭。導致心臟衰竭,絶不是一時三刻之事,患者可能是慢性冠心病,心臟多條血管已受到傷害,變成慢性心肌壞死。不過,亦有些患者是因一次或以上的心肌梗塞,即急性心臟病發,令心肌大幅度壞死並結疤,當疤痕慢慢擴大時,就會令心臟發大,最後惡化至心臟衰竭。

不控制冠心病 終致心臟衰竭

任何冠心病患者若出現血管收窄而不及時處理,到最後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心臟衰竭。余醫生引述一名60歲的男患者指,「他患有哮喘及糖尿病,初期感到氣喘,以為是哮喘引起;但過了約2個月後,情況愈趨嚴重,而且活動能力下降,便立即求醫。他接受超聲波及心電圖檢查後,發現有部份心肌已壞死及整體心臟都有收縮功能下降,才得悉原來早已患上冠心病。」

後來,此患者需先以藥物控制症狀及穏定性心臟衰竭的情況,再接受「通波仔」手術打通堵塞的血管。約一個月後,其症狀有所改善,心臟機能及活動能力亦開始回復。

心臟衰竭死亡率高

心臟衰竭是高創傷性及致命率的健康問題,余醫生表示:「心臟衰竭的死亡率視乎期數,若患者的情況較輕微,其每年死亡率約為8至12%;一旦已達到第四期心臟衰竭,其每年死亡率則會上升至15至18%。」

一旦出現心臟衰竭,患者初期會感到氣喘及水腫,其後慢慢失去活動及工作能力,甚至需要家人的照顧。余醫生稱,「確診後,醫生會評估患者心臟衰竭的嚴重性及找出病因,若證實心臟衰竭是由冠心病或其他缺血性心臟病引致,就會同時控制症狀及採用針對病因的治療。舉例說,因冠心病而出現心臟衰竭的患者,應先及早進行「通波仔」手術打通堵塞及收窄的血管,以改善心臟功能。」

新一代藥物效果顯著

在藥物治療方面,醫生會針對心臟衰竭的情況,以藥物改善症狀及降低死亡率及復發機會;同時會針對心臟衰竭中不正常的神經荷爾蒙分泌,減低因心臟衰竭而引致的不正常荷爾蒙及神經反射。余醫生解釋,「不正常的神經荷爾蒙分泌會傷害心肌及增加心律負荷,令血管收縮及對腎臟造成傷害,加劇心臟衰竭的病情,造成一個惡性循環。醫學界近年推出新一代神經荷爾蒙相關的藥物,把兩種藥物結合為一種,除了把影響心臟及身體的神經荷爾蒙減低外,亦會提高對心肌有幫助的神經線荷爾蒙,令血管紓張及利尿,把身體多餘的鈉質及水份排出體外。研究證實,若把此藥物加入於常規藥物上,能把死亡率及復發風險減低最少20%。」

正所謂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余醫生認為,「不少患者發現有冠心病時,都會忽略心臟衰竭的後果。若他們及早把嚴重收窄的血管打通及服用藥物,再改善生活習慣,就能減少心臟衰竭的機會。」

資料來源:頭條日報 20-09-2017

選文來自:香港E大夫 / 醫大夫

 

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

以上資料不是醫療意見,只供參考 / 資料來源 : Michelle

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。
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,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。
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,切勿延誤治療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。

     
   關閉

   關閉

WhatsApp 號碼:5548-8918

關閉

E-Daifu 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