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: 中文  |  Eng
主頁 了解我們 醫生列表 新加入醫生 加入評論 聯絡我們
醫生姓名 地區 執業類別 性別 註冊專科
輸入全部或部份的醫生姓名爲最熱門 爲次熱門
大廈名稱 診症時間 診症日子 收費 關鍵字搜尋
幻覺來襲前一年 有迹可尋 思覺失調前奏﹕失憶失眠
 

幻覺來襲前一年 有迹可尋 思覺失調前奏﹕失憶失眠

「又有人跟蹤我!」「點解成日都批評我?」身邊人常常疑神疑鬼、喃喃自語,隨時是思覺失調來襲!據研究,本港有超過2%的人口,罹患不同程度的思覺失調。

思覺失調,有常識的人都知道,絕對不是「因為聽精神病人講太多,聽聽下自己都黐線」,而是遺傳加環境因素所致。病人發病前一年,已經有迹可尋,無緣無故記性變差,專注力和認知功能下滑,情緒容易波動,失眠……反映腦功能轉變中,及早察覺,有可能阻止發病。

17歲的男生,本來品學兼優。近兩年成績每况愈下,放學後便把自己鎖於房間,以往愛踢波、好動,愈來愈疏於社交。家人更發現,他常在房內自言自語,向牆壁咆哮:「你收聲啦!唔好再講啦!我並非你所講般差……」幾經轉折下求診,男生確診思覺失調。

「思覺失調,無論老中青也可患上,但發病高峰期是15至25歲青少年,佔總患者的50%。」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系主任、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友凱指出,妄想和幻覺,為思覺失調的典型徵狀,「不過,患者出現明顯徵狀,到真正接受治療,一般約需時3個月甚或更久,但不少人一年後仍未求診。因為不少患者堅信,眼前一切絕非幻覺,有賴身邊人察覺,鼓勵他們求診。」

專注力降 情緒波動退縮

不過,早於幻覺和妄想出現前六個月至一年,思覺失調已經有迹可尋,「病人的記性、專注力和認知功能下滑,情緒容易波動,變得退縮,失眠等,反映腦部功能有轉變。」陳友凱指出,這個階段,未算完全病發,如果病人在這時求助,透過心理治療,可能有效阻止情况惡化。

一旦發病,病人會出現妄想和幻覺。發病初期,幻覺和妄想出現的次數不多,維持時間短,病人都會懷疑真實性,例如病人覺得「周圍的人好似特別留意我」;但病情加深,病人幻覺和妄想愈密,感覺愈逼真牢固,例如病人覺得「肯定佢地講緊我壞話」,「這個時候,病情已經發展至中度」。

因此,陳友凱提醒,有家族病史,無緣無故記性變差,學業或工作能力下降,就應提高警覺,盡快求診,「當評估證實是高危狀態,未必要立即用藥,但可提供心理支援,並且觀察病情,一旦發病,可以立即找到幫忙」。

治療思覺失調,藥物是重要一環,但不少患者抗拒食藥,即使乖乖用藥,仍然急於停藥。

停藥一年內 近八成人復發

「根據本地研究發現,第一次發病,接受治療後,聽從醫生指示定時定量服藥,治療效果最好的病人,嘗試在一年後停藥,然而停藥之後一年內,有接近八成人復發。」陳說,因此不建議急於停藥,或許用藥兩三年後,經過小心評估,才決定應否停藥,「研究同時觀察到,停藥後若有緊密跟進,一旦察覺復發徵狀,立即用藥,病情較易處理」。

陳友凱指出,現時治療藥物選擇較多,「只要和醫生充分溝通,便可找到最少副作用的藥物、最佳的劑量,不應自行亂用藥。」

有人認為,思覺失調是遺傳引起,也有人指是壓力所致,陳友凱解釋,遺傳是重要的成因,約有一半至七成和遺傳有關,但還包括下列其他風險因素:

‧早期腦部發育欠佳:例如懷孕期間出現感染、嚴重缺乏營養;生產過程不順利,導致嬰兒缺氧,需要用鉗夾助產

‧童年創傷:例如被父母忽視,曾被禁錮、虐打、高度受壓等

‧濫用藥物:長期服用大麻,會增加日後思覺失調的風險,其他可影響腦部精神的藥物,相信也會增加風險

 

陳友凱醫生 DR. CHEN YU HAI, ERIC

資料來源: 明報健康網 04-01-2016

選文來自: 香港E大夫/醫大夫

 

 

E大夫醫生網是香港人最喜愛的醫療網站

E-Daifu.com

以上資料不是醫療意見,只供參考 / 資料來源 : E-Daifu.com

雙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雙關醫護資訊。
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,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。
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,切勿延誤治療。 如資料有誤本網站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。

     
   關閉

   關閉

WhatsApp 號碼:5548-8918

關閉

E-Daifu App